其他

那个时代的青年——《北平以北》观影记

2017-12-11 李明萧 察网时评
摘 要

《北平以北》是一曲赞歌,书写的是青年学生同抗战军民、劳动群众相结合的典范。他们投身时代洪流,为民族担当、奉献、牺牲。国土沦陷,长城残破,他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他们中的很多人没能看到胜利的日子。而我们所以能在今天安心学习、工作,在闲暇时去幽燕的群山踏春赏秋,徜徉于祖国山河,正是因为我们曾经胜利,曾经有人战斗,有人把青春的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北京周边的群山绵延纵横,森然冷峭,很有北方山峦的特点。我和同学多次去游玩,有些山峰不止攀登了一次。有时遇到险要的地方,我们就打趣地说:在这里打游击是不错的。那时是纯属游乐心态,没想到,这片幽燕的群山上,还真的打过游击,洒过热血——抗日军民、青年战士、共产党人的热血。这片完好至今的祖国山河,正是此前战士们所奋力保卫过、为之付出青春生命的所在。

这是我在看过纪录片《北平以北》之后才了解到的。

《北平以北》:填补一段历史叙述的空白

就在12·9纪念日这天,我跟一些朋友一起看了新上映的纪录片《北平以北》,导演艾辛亲临现场,在观影前后给我们讲述了纪录片内外的一些故事。用艾辛导演的话说,这部纪录片有着填补空白的意义,是第一次将八路军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这段浴血奋战的历史搬上银幕。的确如此,这部纪录片首次全景式地讲述了八路军、共产党人三进平北,在伪满洲、伪蒙疆、伪华北三个伪政权统治之下的日伪“模范统治区”(史称“一县三国”)进行艰苦战斗,救国救民的历史。

平北地区

在这之前,我们很多人只知道卢沟桥事变,知道华北沦陷,也听说过一些人为了发掘“国军抗战”而大力讲述的南口战役等北京地区的抗战,却大多不知道由12·9运动青年学生为主要领导的共产党抗战队伍,在这片地区坚持近十年的抗战,在敌人统治区内部进行的艰苦斗争,拯救被奴役的华北百姓的事迹。在这期间,青年学生出身的八路军干部大部分牺牲,他们在今天的声名却远远比不上一些由资本媒体炒作出来的“国军抗日名将”的名字。展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是《北平以北》的重要贡献。

在其中,通过平北敌占区的抗日斗争,共产党人领导的许许多多抗日斗争中的一个案例,自然可以看出是谁在真正抗战,谁是抗战的主要力量,以及,12·9运动之后青年学生如何投入到时代的洪流,深入工农群众,在艰苦卓绝中奋斗、开创、牺牲的人生轨迹。

12·9青年的选择:深入群众,投身战斗

《北平以北》是讲述历史,同时塑造了多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其中白乙化、王波等人给我印象最深。通过这部影片我们知道,12·9运动不只是一场轰动一时、凭着一时激愤的学生运动,它有着实质性的后续影响,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它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

《北平以北》的主角白乙化等,就是12·9运动的中坚分子。白乙化是中国大学的学生,918事变后曾在辽宁家乡组织抗日武装进行斗争,号称“平东洋”,后被国民党军强行缴械遣散;12·9运动中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出狱后接受中共党组织的委派,转战华北、塞外,其率领的抗日民族先锋队后来归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十团是八路军中少有的知识分子团,主要领导都是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大学生地下党员,多次挺进平北敌占区,屡建奇功。

白乙化文武双全,骁勇善战,在平北抗日队伍中相当于东北抗联中的杨靖宇,有“小白龙”之称。才山、王波、吴涛等人是白乙化的同学,协助白乙化作战。才山出身富商家庭,王波饶有文才,会写诗作曲,在国破之际,他们都休学回乡、投笔从戎,成为八路军的知识分子队伍老十团的中坚。他们最后大都牺牲在平北热土上,没能回到解放了的家乡,见到阔别多年的家人;有的隐姓埋名,其后代甚至数十年都不知道其事迹和下落,甚至被误认为“伪军家属”……这些牺牲的青年烈士,平均年龄才22.5岁,让人痛惋!

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这之前,我从《青春之歌》中感性地了解到12·9青年的一些事迹,了解到他们怎样参与党领导的抗敌斗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改造自我,改造社会的故事;也曾经看过丁玲等人的传记,了解到一些国统区知识分子去延安的事。在这当中,我看到的是很多动摇、龃龉、矛盾。共产党要求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真正同群众相结合,改造自我,服务人民大众,但这对于很多习惯了小资生活、思想,习惯了理想化的空想而往往脱离实际,只愿批评、议论而不肯脚踏实地做事的知识分子来说并不容易,期间出现了不少曲折。这也成为后来“去革命化”的文化思潮中经常加以“揭秘”、“反思”、嘲讽甚至否定的一段历史。现在的不少知识精英认为中共改造知识分子的做法是粗暴的、不合理的,是思想专制等等。

然而《北平以北》展示的12·9青年的抗战经历,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类知识分子,另一种青年。他们是在家国沦亡中主动投入斗争,自觉承担艰苦使命,并且找到了真正抗日、真正救国救民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为其中一员。他们不是对“同群众相结合”多么陌生、抗拒、怀疑,产生种种动摇、迷茫,而是义无反顾地加入时代洪流,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战士,战斗的人民中的一员。

在这里我们看到,凡是真正的战士,自然不会拒绝改造自己的知识分子习气,同工农打成一片,因为那是战胜强大敌人的唯一途径,工农群众是战胜敌人、建设光明事业最可依靠的力量;相反,以知识分子、以“批评者”“异见人士”自居,指指点点,而不愿、不敢真正投入战斗的人,就会对改造自我、加入抗战军民的集体而怀疑动摇,对于小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迷恋不已,难以割舍。

白乙化、才山、王波、吴涛等人,家境都不谓不殷实,有的还是富商家庭,然而他们对家乡、祖国的沦亡看不下去,他们真正要抗日、斗争,求解放,于是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革命救国的党组织,舍弃了小我,背弃了自己的阶级出身,成为真正的战士。他们放弃了相对优渥的个人生活,将家产全部换成武器,同“土八路”、同憨厚朴实的农民并肩,穿梭在山村、崖谷,衣食不足,饮雪咽菜,浴血奋战。他们为民族为人民奔走,战斗,牺牲。他们表现出来的品质令人景仰。文采俊逸的王波,在敌人包围之中从容地将日记本烧掉,英勇赴死;白乙化的事迹更是在平北一带长久传颂,在其战友和同学创作的《悼白乙化同志歌》中唱道:

“无畏惧,不迟延,遭受无数艰和难;莫后退,直向前,站在抗战最前线。……你不要哭泣,更不要悲观,要学习他坚定勇敢,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这是那个时代的青年。

在这样的对比下,当代的一些知识精英、当年从国统区去延安的一些小资习气的知识分子,应该感到汗颜。

毛泽东在《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讲演中说:

【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同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同样,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也只有跟共产党在一起,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知识分子不跟工人、农民结合,就不会有巨大的力量,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同样,在革命队伍里要是没有知识分子,那也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只有知识分子跟工人、农民正确地结合,才会有无攻不克、无坚不摧的力量。】

这段话在今天同样适用。

平北抗战的启示:扎根人民是一切胜利的根本

脱离群众,知识分子的理想就会变成无源之水,知识分子就会迷茫甚至蜕变;中国共产党的所有胜利,无论是民族斗争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事业,都离不开扎根人民这一点,这也是中共同其他党派、组织的根本不同点之一。在之前,这样的道理我们也耳熟能详,而《北平以北》反映的平北抗战,则给了我们更具体生动的启示。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这是毛泽东在1937年清明节《祭黄帝陵》一诗中对时局的写照。的确,在国民政府的统治和压制下,各地抗战力量要么转入地下,要么偃旗息鼓。东北军不发一枪,东北沃土拱手让与日本;华北地区危急,已经“放不下一张课桌”,国民党当局还在谋求同日军媾和、请外国“调停”,镇压进步学生、军民。这样,东北、华北迅速沦陷,国民党军退出,国民党内的大汉奸投敌卖国;日本人在沦陷区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扶植傀儡政权,培养汉奸走狗,“以华治华”。在日本人的扶植和国民党的绥靖、投降政策之下,产生了大量的汉奸、伪军,为日本人和国民党反动派奔走效劳,成为杀害中国军民的帮凶、刽子手。前面讲到的白乙化等人,就是死在了伪军的枪弹下。日伪军在华北一带制造无人区、万人坑,将老百姓赶入“人圈”加以控制;除了“烧光杀光抢光”之外再加“片光”,将老百姓种出的庄稼全部割净。此外,为对付抗战军民,日军遍设碉堡、关卡,封锁交通,组织尖兵,在伪军协同下不停搜索、追截。

在这样危险艰苦的敌占区,对国民党来说无非是打不过就撤,就放手给敌人屠杀掠夺,绝不会深入狼窝对敌斗争、解救百姓的。只有共产党人、八路军敢于打进去,三次挺进平北,在敌占区设立指挥部、根据地,在敌人的心脏战斗,把关在“人圈”里的老百姓解救出来。

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些,之所以能在敌人内部与敌周旋,有时一天内打数次遭遇战,根本的一点还是扎根人民。革命是这样,抗战也是这样。

萧克曾指示挺进平北的部队:要化成一个个孙悟空,钻到敌人肚子里。类似的比喻毛泽东也用过,他在抗战中曾讲,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要用“孙悟空对付铁扇公主”的办法:“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这种办法,只有共产党人能运用自如,因为共产党同老百姓是打成一片的,是真正为人民服务、得到百姓拥护的。在《北平以北》中,有许多细节感人至深。

在赤城县一次同日伪的深夜战斗中,八路军据守在一个村庄里,村民只听到嗒嗒嗒的枪声响了一夜,却没有军队进老百姓家里。第二天一早战斗结束,村民推开门一看,着灰色军装的八路军静静地在街头、屋檐下休息,没有一个进门扰民。这样的场景,在南京、上海解放时,大城市的市民也看到过,只不过灰色军装换成了黄色军装。

八路军雪地行军

看到这样的场景,经历各种战乱之苦的老百姓自然心明眼亮:只有共产党的革命、抗战队伍,才是人民自己的队伍。

八路军不但为老百姓战斗,将它们从日伪、国民党反动派的欺压、奴役中解救出来,还为老百姓解决生活困难。在平北一带流传的歌谣中,有唱八路军队伍的:“大爷大娘不离嘴,放下锄头就跳水”;老百姓则“做出军鞋一双双,送给山里八路军”。

地方党组织还帮助老百姓成立合作社、开展贸易、组织农会进行减租减息运动,得到老百姓和开明士绅的认同,一些地方伙会、自卫队同意加入八路军,接受改编并肩作战。根据地的村民则为八路军提供帮助,青壮年参军上前线,妇女在后方做鞋做饭支前,在党组织帮助下成立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组织。曾被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谈起的邓玉芬老人,就是当时密云县的支前模范,送五个儿子参加八路军,全部战斗牺牲。

星火燎原。播下火种,革命自有后来人。就在这片抗日根据地上,一个受八路军培养教导,积极为八路军提供帮助的儿童团团员,后来舍身炸碉堡,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他就是董存瑞。

还有一个场景令人感慨,就是党组织在山沟沟里发展农民入党,一个个不识字的贫苦劳动者举起拳头,庄严宣誓。有的村民一开始怕被报复,对支持八路军存有顾虑,在农民党员的宣传和带动下,又加上八路军实实在在的行动,老百姓才更加清楚这支队伍是怎样的一支队伍,于是提供更大的帮助支持,军民融合更加牢固。

在这之下,仅1939-1941年间,平北一带的党支部就从无到有,发展到59个,党员2500多人,其中大多是农民党员,他们带头将村民尽可能地组织起来,形成了抗战真正的“铜墙铁壁”。

工农群众,是占最大多数的人民主体,是最可依靠的力量。以解放人民、消灭一切剥削压迫为己任的共产党人认识到了这点。党旗上的镰刀锤头,不正是农民、工人的象征吗?共产党人的初心,不正是在这里吗?贫苦农民加入共产党,正是加入了自己的组织,自己的队伍。有人民这一铜墙铁壁的支持,才有了抗战、革命、建设的一个个胜利。而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进步,又怎能离开国家民族的主体——一个个的普通百姓,普通劳动者?

《北平以北》,平北抗战,给我的感动和启示是很多的。这是一曲赞歌,书写的是青年学生同抗战军民、劳动群众相结合的典范。他们投身时代洪流,为民族担当、奉献、牺牲。国土沦陷,长城残破,他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他们中的很多人没能看到胜利的日子。而我们所以能在今天安心学习、工作,在闲暇时去幽燕的群山踏春赏秋,徜徉于祖国山河,正是因为我们曾经胜利,曾经有人战斗,有人把青春的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